克美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克美小說 > 大明第一貪官 > 第131章:葉大人喜提免死鐵卷,滿朝文武因他而炸!

第131章:葉大人喜提免死鐵卷,滿朝文武因他而炸!

-

傳旨太監的眼裏,

纔回來不久的朱元璋,還在兩名小太監的侍奉下換常服式龍袍,就直接下達了這麽一個急促而莫名其妙的口諭。

在傳旨太監看來,這道口諭確實是非常的莫名其妙。

按理來說,他朱元璋不論是作為一個久不理政的皇帝,還是作為一個久不見兒的父親,都該等著下朝先見太子朱標纔是。

可他卻是直接就要見洪武三年大明首屆科考的考官,以及負責管理官員的吏部官員?

而且還都跟雁門縣知縣葉青有關?

“難道陛下和娘娘是微服去了雁門縣,順道還考覈了那名叫葉青的知縣?”

“如果是考覈成績很好的話,召見他們就是賞其識人善任!”

“如果考覈成績不佳的話,召見他們就是罰其眼瞎無用!”

“不對,”

“好到什麽樣的程度,才能連帶讓其考官和吏部官員一起賞?”

“又得差到什麽程度,才能連帶他們一起罰?”

“.”

想到這裏,傳旨太監又想起了朱元璋那看著像是生氣,又看著不像生氣,隻是聲音大的樣子。

如果換一個人的話,這種表現就算是生氣了。

可他朱元璋不一樣,這種表現還真不能判定他在生氣,因為他隻要龍袍加身,就很多時候都是這副‘人人欠他錢’的表情。

傳旨太監想到這裏,也對這位讓皇帝陛下如此‘惦記’的雁門縣知縣葉青葉大人,有了不小的興趣。

但朱元璋到底為什麽要如此迫切的,召見提拔葉青的兩個人,他還是想不明白。

還得把那兩位大人叫到朱元璋麵前,才能知道是為了什麽!

想到這裏,傳旨太監也加快了腳步!

也就在傳旨太監離開的同時,馬皇後又讓兩名小太監,抬著一麵一人高的鏡子走了過來。

“都輕點,都慢點。”

“這東西可是我花了大價錢買的。”

隨侍於禦書房門口的太監和宮女,看著這一幕,直接就忘了他們不該擅離職守的規矩,立馬就迎了上去。

隻不過他們不是去幫忙的,而是去照鏡子的。

“皇後孃娘,這是什麽鏡子,可比銅鏡清楚多了!”

“是啊,簡直就是我看見了真實的我!”

“這背後有凸起的字,雁門製造,雁門工業園區琉璃廠出品?”

“.”

馬皇後也不怪這些太監宮女,她才見到這種鏡子的時候,也是差不多的表現,她隻是稍微斥責了幾句,就打發他們一起去更換朱元璋的鏡子。

馬皇後來到禦書房之後,一屁股就坐在了龍椅上。

坐著這龍椅,回憶雁門縣的勞改生涯,也還是別有一番滋味。

也就在此刻,

換好常服龍袍的朱元璋,直接就從裏屋走了出來,可他看著這一幕,也隻是皺著眉頭道:“妹子,那是咱的座!”

馬皇後也不答話,隻是扶著他的皇帝陛下坐下,然後幫他捏肩膀。

就在朱元璋舒服閉眼之時,馬皇後又附耳小聲道:“是坐在這裏讓臣妾捏肩舒服,還是坐在那牢房裏讓臣妾捏肩舒服?”

“屁話,當然是這裏.”

朱元璋看了看還在那裏站著的太監,直接就隨手一揮,打發走再說。

隨侍太監其實早就想走了,在他一個想近女色但近了女色也冇啥用的閹人麵前搞這套,簡直就是傷口上撒鹽。

見冇人之後,朱元璋這才瞪著馬皇後警告道:“那些不好的回憶,就讓它過去吧!”

“你要是再敢拿這些事來故意找事,咱就,咱就.”

門外太監通過紙窗看見,朱元璋高高舉起了他的玉如意,然後就狠狠的插進了他的後背裏。

看著這一幕,常侍太監又習慣性的看了看太陽,果然是不會從西邊出來的。

禦書房裏,

朱元璋放下玉如意後,直接和馬皇後說起了他召見提拔葉青的這兩個人,到底是個什麽目的。

聽過朱元璋的計劃之後,馬皇後也是滿意的點頭道:“回宮之後,臣妾就不問這些政事了,陛下自己看著辦就行。”

對於馬皇後這什麽都不管的態度,朱元璋也很是滿意,但他卻也並不滿意。

因為在雁門縣的時候,這婆娘可什麽都要管,怎麽回來之後就直接什麽都不管了?

朱元璋出於好奇,直接就把這個問題問出了口,可馬皇後給他的答案,卻讓他後悔問這個問題了!

馬皇後給的回答隻有一句話,那就是他朱元璋可以把這些人玩弄於鼓掌之中,但卻長期被葉大人氣得失了分寸。

如果不出口乾預的話,事情就會越來越失控!

朱元璋不想承認他玩不過葉青,但隻是隨便回憶一下,就確實是那麽回事!

其實馬皇後從來都是在旁邊看著,一直都是他朱元璋在和葉青過招,也隻是他朱元璋因為那天生的壞脾氣冇辦法繼續過招之後,她馬皇後才站了出來。

想到這裏,朱元璋直接就一把摟過了這個,看著有些過分,但卻時刻謹記‘以夫為綱’的好老婆。

“那你這些所謂的高階琉璃製品怎麽辦?”

“咱總覺得,那地方隻有那些外邦商旅,就咱一個人在那裏提貨有問題!”

馬皇後不想說朱元璋後知後覺,隻是溫柔笑道:“你負責伱的投石問路,我負責我的生意。”

“你放心,葉青在生意上還是很誠信的,我一定又讓你賺了錢,還讓你得了貨!”

朱元璋看著馬皇後,眼裏儘是不可置信:“還有這好事?”

馬皇後見朱元璋不信,就示意朱元璋拉個勾:“賭一把,如果臣妾做到了,陛下將來就答應臣妾一個請求!”

“賭了!”

朱元璋麵對馬皇後,從來不會考慮其他,直接就‘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’。

而他卻不知,這是馬皇後這輩子唯一一次坑他。

她是在為葉青求一個,真實有效的‘免死鐵卷’!

而此刻,

門外的常侍太監透過紙窗,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,摟著一個相對纖弱的身影,坐在寬大的龍椅上,還拉起了勾。

如果是小情侶坐凳子上這麽乾,還覺得冇有什麽!

可這麽一對中年兩口子,還是開國帝後,卻乾著這種略顯幼稚的事情,多少有點讓人起雞皮疙瘩。

不僅如此,還能讓人有強烈的飽腹感!

關鍵是讓他這麽一個頂多隻能找宮女偷偷對食的人當觀眾,多少有點缺德!

也就在朱元璋和馬皇後商量大事之時,傳旨太監也已經候在了奉天殿外。

馬皇後說得不錯,朱元璋確實有把這些人玩弄於鼓掌之中的本事。

如果他真的隻是單純的想找出這兩個人,他根本就不需要找傳旨太監,直接讓毛驤去辦,很快就能準確無誤的把人弄到他麵前來。

朱元璋之所以讓傳旨太監去查,就是因為知道他絕對查不出來。

一個太監想辦好這差事,隻有一個辦法,那就是去找這兩個人的直屬上司,也就是負責科考事宜的翰林院大學士,以及吏部尚書。

而這兩個人卻早就成為淮西勳貴的人了!

他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個方法,把葉青提前拋給淮西勳貴,然後看看他們是怎麽個反應。

奉天殿內,朝議還在繼續著!

文武百官的眼裏,一位十八歲的俊朗青年,身穿四爪五龍明黃袍,端坐於龍椅之上。

隻是這位身上衣袍距離五爪九龍金黃袍,僅一步之遙的太子殿下,並冇有端坐於龍椅正中,而是坐得有些偏右!

對於他如此細節的表現,可以說是獲得了滿朝文武的一致認可。

徐達上前一步道:“臣徐達,有本要奏。”

朱標不卑不亢道:“準奏!”

徐達在獲得朱標的許可之後,這才繼續說道:“時下正是農忙插秧之時,九月便是北方豐收之日。”

“為了備邊北境,臣請殿下允準,免除北境各衛部分精兵的軍屯農務,讓其專司訓練!”

朱標聽後也覺得有理,但他卻並冇有立馬就答應下來,還是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。

因為他知道,如果立馬答應臣工的奏請,就會讓人覺得他好說話,所以哪怕是覺得有理,他也要思考片刻再把事情答應下來。

即便是假裝思考,也要假裝得像才行!

雖然他也很信任徐達,私下裏更是一口一個‘徐叔’,但這裏是隻有君臣的朝堂,必須一碼事歸一碼事。

再一個就是他必須演給其他人看,就連徐達的奏請他都要思考再三,那這些人就不會覺得他年少可欺了。

“準太傅所奏!”

也就在朱標話音剛落之時,一名小太監就從側邊叫走了朱標的常侍太監。

片刻之後,常侍太監又回到朱標身邊附耳道:“陛下回來了,讓殿下立馬去見他。”

下一瞬,

朱標直接宣佈退朝,並告訴所有人,他們的皇帝陛下回來了!

奉天殿外,

太監直接就找到了翰林院大學士,以及吏部尚書:“陛下口諭,你二人速速查出讓雁門縣知縣葉青考上舉人的考官是誰,以及讓葉青去雁門縣當知縣的吏部官員又是誰。”

“讓他二人立馬去禦書房麵聖!”

說完口諭之後,太監又友情提示了一句‘皇帝陛下似有不悅’,然後就離開了此地。

也就在太監離開之後,奉天殿外直接就炸開了鍋。

“這葉青是何許人也?”

“剛回來就找讓葉青考上舉人的考官,還有讓他去當知縣的吏部官員?”

“這不是重點,重點是陛下在說這口諭之時,還似有不悅!”

“.”

片刻之後,

所有的官員都看向了纔剛剛走出來的徐達、湯和、胡惟庸三人。

尤其是內心焦急的吏部尚書和翰林院大學士,更是看著三人的同時,眼裏還儘是期待之色。

原因無他,

這三人可是這一波人之中,最瞭解這位殺伐果斷的皇帝陛下的人。

吏部尚書和翰林院大學士,隻希望這三位可以給他們指點一下迷津,告訴他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!.

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援,求推薦票、月票、打賞支援,謝謝!

(本章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