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美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克美小說 > 大明第一貪官 > 第301章:朱元璋又來走後門,想見葉大人又漲價,東海之國不缺銀!

第301章:朱元璋又來走後門,想見葉大人又漲價,東海之國不缺銀!

-

“老爺,”

“我可記得你上次離開寧波之前,還巴不得他把寧波府衙建得比雁門縣衙好呢!”

“你還說,府衙比縣衙好,就算是寧波府未來比雁門縣好的兆頭。”

馬皇後看著怒上眉梢的朱元璋,用隻有他和毛驤可以聽到的聲音提醒道。

緊接著,毛驤也點頭道:“臣也記得這件事,還是老爺您提的議,說臨走之前來看一眼府衙的。”

朱元璋在馬皇後和毛驤的提醒下,瞬間就想起了這麽一回事。

他先是狠狠的瞪了一眼毛驤,用眼神警告他,不許再乾這種拆他台的事情。

緊接著,他就笑著看向馬皇後,小聲說道:“上次來的是皇帝陛下,這次來的是郭老爺,根本就不是一個人不是?”

馬皇後也隻是笑著點頭道:“不錯,是這麽個道理。”

毛驤的眼裏,二人看著彼此的眼睛,便是同時默契的一笑而過了。

他在朱元璋和馬皇後二人的目光之中,再次看到了深情與親情,還有無儘的默契。

正如毛驤看到的一樣,朱元璋一個眼神就能讓馬皇後明白,他之所以看著就火大,是因為乾這事的人不是別人,正是那個讓他愛得捨不得殺,恨得巴不得親自動手殺的葉青。

馬皇後一個眼神也能讓朱元璋明白,她不是真的責怪他,也非常理解他,甚至還覺得確實是為難他了。

她之所以拆台式的提醒,也隻是為了他不事後後悔。

她所做的一切從來不是為了什麽葉青,而是為了大明的皇帝朱元璋,以及她馬秀英的丈夫朱重八!

毛驤看著眼前的一幕,隻是嘴角輕輕一癟,緊接著就餘光看嚮應天府的方向。

他想回家了!

他早就知道,這兩口子一旦脫下那身皇皮,就會無所顧忌的在他麵前上演一出名為‘恩愛’的大戲。

果不其然,這還冇開始辦正事,還冇見著主角,他們就先表演上了。

也就在此刻,一道熟悉的,儘是雁門口音的嗓音,衝著他們就來了。

“郭老爺?”

“好久不見啊郭老爺!”

“我是該叫你郭老爺,還是郭將軍呢?”

還在那裏對望著的朱元璋和馬皇後,當即就被這煞風景的嗓音給拉回了現實。

他們隨著聲音的源頭看去,隻看見一個還算熟悉的身影,站在府衙門口向他們笑著招呼。

緊接著,他就快步迎了過來。

朱元璋看著這一身熟悉的門吏行頭,當即就反應了過來,這就是那位曾經幫他走後門的李班頭。

看見老熟人之後,朱元璋也再次進入了郭老爺的角色。

李班頭看著朱元璋夫婦以及毛驤,笑著招呼道:“郭老爺,郭夫人,高手兄,好久不見啊!”

已經進入郭老爺和郭夫人角色的朱元璋夫婦,自然也就不再擺譜。

本來嘛!

再大的富商也是賤商,又怎麽能在‘吏員’麵前擺譜呢!

二人也是笑著和李班頭簡單敘舊,毛驤還再次笑著強調道:“別這麽叫我,怪不好意思的,我叫毛強。”

李班頭拍著毛驤的肩膀道:“別謙虛,伱抓馬哈木的那一幕,早就在雁門縣傳開了。”

“他們又不知道你的名字,隻知道你是郭老爺身邊的護衛。”

說著,李班頭還看向朱元璋夫婦道:“你們也出名了呀,在雁門縣百姓的眼裏,其他的商人再怎麽有錢都隻是商旅。”

“而您二位幫我們葉大人打過仗的富商夫婦,卻被傳唱為‘義商夫婦’!”

聽到這裏,以郭老爺和郭夫人自居的朱元璋夫婦二人,不僅麵露欣慰之色,還淡笑著點了點頭。

誰不享受被人傳唱的滋味?

尤其是大明開國帝後!

他們甚至還同時心裏想著,如果雁門縣的百姓要是知道,也在守城戰之中立下功勳的‘義商夫婦’,就是他們的皇帝陛下和皇後孃娘,他們又會作何感想!

隻是想想都覺得美,也非常的期待!

李班頭見二人一臉滿意之色,還繼續說道:“我們雁門縣本地商會還說了,以後隻要是郭老爺夫婦去進貨,不論什麽貨物,都是絕對最低價。”

“怎麽樣,跟著我們葉大人混,準冇錯吧!”

說著,李班頭還玩笑式的,用手背輕輕拍了拍朱元璋的胸脯。

看著這一幕,馬皇後和毛驤卻是同時一驚。

其實,他們並不是因為李班頭的大不敬動作而心驚。

朱元璋本就是一個身披皇袍就高高在上,脫下皇袍就與百姓無異的皇帝。

再者說了,是他自己以郭老爺的身份出來混,李班頭這動作不僅談不上‘不知者不罪’,還是熟絡的表現。

真正讓他們心驚的,還是李班頭的那句無心之言!

李班頭的眼裏,朱元璋當即變臉,眉頭皺起的同時,還咬著後槽牙道:“你說什麽,咱跟著他混?”

對於朱元璋的突然變臉,李班頭也很是不解。

但不論如何,他都覺得自己這話說得完全冇有一點錯。

李班頭也不慣著麵前的郭老爺,直接挑釁道:“我這話有問題嗎?”

“如果不是跟著我們葉大人混,你能在雁門縣有那好名聲?”

“如果不是我們葉大人當你當一回臨時參將,你還能成為‘義商郭將軍’,還有那最低價格的待遇?”

“郭老爺,做人,要懂得感恩!”

“你”

不等朱元璋把一臉嚴肅升級為怒目圓瞪,馬皇後就一個跨步上前,把朱元璋擋在身後。

儘管她這單薄的身子,也不能把朱元璋完全擋在身後。

但最起碼可以讓她家重八知道,他這話說得不對,他家妹子又來幫他打圓場了。

馬皇後笑著客氣道:“李班頭說得對,是我們老爺回京久了,一時之間忘了分寸。”

“你知道的,我們家在京城的身份不一般!”

“都是老熟人,犯不著紅臉不是?”

李班頭想了想,也覺得確實是這麽回事,畢竟是和皇帝皇後說得上話的皇商嘛!

就這層關係,哪怕是賤商,也是朝中官員不敢輕易招惹的人。

回京久了,尾巴翹久了,一時之間放不下來,也確實情有可原。

但也正因為是老熟人,他才繼續嚴肅的善意提醒道:“郭老爺,我們雖然算不上是朋友,但也是老熟人了。”

“我提醒你,我們葉大人早已今時不同往日,皇帝為了請他來當知府,都得成立‘寧波特別行政府’來彰顯我們葉大人的與眾不同。”

“不僅如此,我們葉大人還是殺了皇親國戚,皇帝還得給獎勵的人!”

“且不說我們葉大人現在的身價,哪怕就是當知縣那會兒,也不是皇親國戚敢招惹的主!”

“所以,不管是龍還是鳳,到了我們葉大人的地盤,都得老老實實的變蝦又變雞!”

馬皇後依舊笑著說他說得對,但心裏也跟著嘀咕了起來。

“還真是葉大人升了官,下麪人的囂張程度也翻了倍啊!”

“.”

馬皇後確實溫柔大度,但也不是冇有脾氣的人。

但她卻可以為了心中大局,把所有的脾氣都壓製心裏,做到絕對的喜怒不形於色。

還是那句話,‘男人大多理性,女人大多感性’這句話,完全不適用於馬皇後。

馬皇後的身後,朱元璋也是氣得緊咬後槽牙,但為了她家妹子不再因為幫他打圓場而受委屈,還是強行嚥下了這口氣。

為了他家妹子,再大的委屈,他都能凶狠的嚥下去。

但他心中那本專為葉青準備的記仇賬本,也是再次為葉青狠狠的記下了一筆。

縱容下屬狐假虎威之罪,是無論如何也跑不了的。

至於對方隻是在對郭老爺夫婦說話的客觀條件,直接選擇性的無視掉!

很快,因為朱元璋翻臉而鬨的不愉快就過去了。

毛驤找準機會問道:“兄弟,你不是在雁門縣當差嗎?”

“你怎麽跑寧波府來了?”

李班頭笑著道:“葉大人離開之後不久,新上任的知縣楊大人,就召集了我們一批縣吏骨乾,說葉大人到了新地方後也需要組建新的班底,他讓我們過來幫葉大人帶帶新人。”

“就這樣,我們就以借調的名義過來了。”

“其實楊大人還想送一批公認技術骨乾過來的,但那得經過葉大人的同意才行。”

“這不,我們剛當地方,葉大人就派人去調工人技術骨乾了!”

“.”

馬皇後聽到這裏,也隻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。

朱元璋卻是不大明顯的調侃道:“這楊大人,還真聽陛下的話,真直屬葉大人了。”

李班頭點頭道:“那可不,楊大人對我們葉大人可是敬佩得很啊!”

“他還使詐,讓他的兒子楊子榮,成為了我們葉大人的徒弟呢!”

“那孩子聰明,隻要那孩子再長大些,一定會成為葉大人的得意門生!”

“.”

朱元璋不再說話,隻是下意識的點了點頭。

那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感覺,簡直不要太明顯。

與此同時,他也給徐達記了一過,他徐達的‘瞎眼舉薦之罪’,是無論如何都跑不掉的。

他在給徐達記過之時,也把楊伯成和楊子榮父子,給牢牢的記在了心底。

毛驤看著朱元璋眼神上的微變化,自然知道他這是默默的打開了心中的記仇賬本。

也因此,他後悔出於單純的好奇,而問出這麽個問題了。

一行人在敘舊的同時,直直的就往府衙大門而去。

可也就在朱元璋準備昂首進府之時,新招的本地門吏,卻是趕忙提醒道:

“這位老爺,一看就是找葉大人做生意的吧!”

“我可提醒你,這裏麵的商貿視窗,辦得隻是一般小商小販業務。”

“想要和葉大人麵談大業務,還得走後門才行。”

朱元璋不想和新人計較,隻是看向老熟人李班頭,讓他看著辦。

李班頭也是不好意思道:“我差點忘了,我是過來教他們的,我得以身作則不是?”

“郭老爺,咱還是公事公辦吧!”

說著,李班頭就做了一個極為明顯的,要求麵前郭老爺走後門的動作。

朱元璋隻是狠狠的點了點頭,就昂首挺胸的往後門而去。

他們走遠之後,新招的門吏這才小聲的議論了起來,說這人不像是去求人做生意的,倒像是去興師問罪的。

不過話音一落,他們就覺得自己是在說傻話了。

要知道這普天之下,能夠向他們葉大人興師問罪的,隻有皇帝陛下一人。

可就以皇帝陛下對他們葉大人那無底線的恩寵程度來看,隻要他們葉大人不乾殺皇帝和辱娘孃的事情,就不可能興師問罪。

很明顯,那就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富商罷了。

不錯,

他們現在確實最需要的就是富商,但在他們葉大人的眼裏,最不值錢的也是富商!

由於葉青在建的新府衙圈地太大,朱元璋他們也是走了好一陣子之後,也走到了府衙的後門。

還是和前門一樣,除了供人進出的後門以外,就被搭著的架子給遮擋完了。

還是熟悉的【走後門收費處】!

隻是這裏拍著的長隊,就不是雁門縣縣衙後門外的隊伍可以比的了。

朱元璋等人的眼裏,隻是目之所及的地方來看,端著小凳子在這裏排隊的人,就遠不止一百。

依舊不止有漢商,還有蒙元與色母商人。

但與雁門縣不一樣,這裏的蒙元和色母商人,基本上都是本就定居南方的,大明籍蒙元及色目人士。

雁門縣除了這些商人之外,還有許多拿著各種型製金幣銀幣而來的西方商人。

這裏的西方商人不多,但卻有許多個子矮小,留著瓜皮頭與小鬍子的倭奴商人。

朱元璋一行人根本就冇把這些倭奴商人看在眼裏,並不覺得他們能和西方商人一樣,可以為大明貢獻真金白銀。

畢竟在他的認知裏,倭國就等同於是倭寇!

一個背地裏支援打家劫舍的國度,能有幾個真金白銀?

隻是往這方麵稍稍一想,他連正眼都不想看他們一眼。

他隻是驚訝於這隊伍的長度,還真是葉大人官職越大,名氣越大,這走後門的隊伍就越長啊!

也就在此刻,走後門的收費門吏,又拿起了用鐵皮捲起來的簡易物理擴音器。

“熟麵孔們就不說了。”

“我隻是對生麵孔們說一說,這走後門的規矩。”

“入門費五百兩我們收,帶路費五百兩,則由負責帶路的丫鬟收。”

“大家先交五百兩入門費,我們就會把你們的財富資料報給葉大人,這隻是葉大人看一眼你們資料的錢。”

“不論他看不看得上,這錢都是不會退的!”

“他願意見你們之後,你們纔有資格交後麵的五百兩帶路費!”

“同樣的道理,不論生意是否談成,五百兩帶路費都是不會退的!”

“漢商可全交等額寶鈔,蒙元和色母商人可一半等額寶鈔一半金銀,倭奴商人必須全部真金白銀!”

“接受的就繼續排隊,不接受的就去前門走流程去!”

話音一落,熟悉的流程就又來了。

一人分發製式財富說明表,一人開始帶隊收錢。

隊伍裏依舊熟悉的場景,大家依然議論紛紛,但離開的人卻不多。

就算是因為財力不夠或者準備不充分而離開,也不是抱怨收費太高,而是感歎自己實力不夠和準備不足。

如果是在雁門縣的話,朱元璋根本不會覺得奇怪。

因為雁門縣工商業發達,他們付出再多,也能賺得回來。

可這裏不一樣,他們來時確實看到他葉青是在為大興土木而做準備,但也隻是做準備而已!

基礎建設冇有,成熟的供銷產業更是冇影,就連娛樂產業都還冇跟得上。

怎麽就能依舊讓這些人趨之若鶩呢?

當然,

他最好奇的還是葉青這以前針對西方商旅的政策,怎麽就複製到了倭奴商人的身上?

他們能和西方商旅一樣,拿得出來這麽多的真金白銀?

想到這裏,朱元璋就看向了一箇中年倭奴商人。

“這倭奴的衣著確實有點唐風的味道,但改得不倫不類,實在是欣賞不來。”

“毛驤,把那人給咱揪過來,咱有話要問。”

毛驤真就是像提小雞崽子一樣,一隻手就把他給強行請了過來。

“八”

‘嘎’字還未出口,這個倭奴商人就果斷閉了嘴。

所有人的眼裏,他站在強壯的朱元璋麵前,直接就冇了人影,因為朱元璋完全擋住了本應照在他身上的陽光。

再加上朱元璋此刻強大的帝王之氣,真就是讓他壓抑得呼吸都困難無不。

朱元璋就是這樣,在麵對外人之時,別說這一身富商華服了,就是補丁乞丐服,也擔不住從他脊髓裏散發出來的帝王龍威!

“咱問你,你拿得出來一千兩銀子嗎?”

倭奴商人點頭如小雞道:“拿得出來,完全拿得出來,我們那兒不缺金銀。”

“您是要兌換?”

“隨便兌換多少,我客棧裏都拿得出來!”

朱元璋見麵對小矮子看他如看劫匪的樣子,當即眉頭一皺:“誰要找你兌換,老子不需要!”

“咱問你,這寧波府的商貿產業還未形成,你們為什麽願意花錢走後門?”

倭奴商人見對麵壯漢是問這事之後,這才緩過勁兒來。

片刻之後,他終於知道了原因。

原因很簡單,那就是葉青又拿著‘寧波特別行政府’這塊招牌,到處各種宣傳。

朱元璋是不知道‘炒作’這個詞,但他此刻心裏的宣傳二字,其實就是‘炒作’之意。

打發走這倭奴商人之後,朱元璋的餘光就看向了東海的方向。

“那限山隔海,僻在一隅的幾個小島,居然不缺金銀?”

想到這裏,朱元璋便當即眼前一亮。

下一瞬,

朱元璋也不情不願的,加入了排隊繳費的隊伍之中!.

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援,求推薦票、月票支援,謝謝!

(本章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